106/08/31(THU)
組裝完之後問題一個一個冒出來,第一個最明顯的問題就是Z軸橫樑的上下移動,列印時只要有X軸有短而頻繁的移動,Z軸橫梁就會開始甩來甩去,根據我的假設,應該是廠商附的鋁擠型長度公差太大,上下橫梁的長度公差太大,在中間的Z軸橫梁就會有一個間隙,上下移動還好,只要有左右移動,Z軸橫梁就會被皮帶拉來扯去,列印出的成品精度也跟著不好,還會出現錯層,如圖所示:
如圖,當Z軸衡量左右擺動時,X軸的移動軌跡就不再是水平線,列印出的X軸也就偏向一邊。
要消除這個問題,最直觀的方法就是把上下橫梁的長度調成一樣,再把Z軸橫梁緊緊的貼在直立粱上,理論上應該就可以解決80%的問題。
以下就是在縮小完Z軸公差後的結果,錯層沒了,精度的確提升了不少。不過如果靠近一點看,還是能發現表面有微起伏,這點我想就是不能太吹毛求疵了,畢竟這是一台6500元的3D列印機,加工精度是不能跟高級的數控加工機比的,能夠有這樣的效果,我已滿足。
用肉眼已經看不出錯層,除非靠很近看。
牽絲還是很嚴重
把牽絲清掉後,就是一個標準的圓柱
真圓度跟調整前沒什兩樣,兩側一樣有些扁扁的,大概就是這台機器的極限了
跟調整之前的比較,精度有顯著的改善,且不再錯層
對我來說,最理想的3D列印機狀態就是印出來後,不用再加工就能直接使用,不過理想跟現實有一大段差異,目前破壞表面精度最嚴重的干擾源莫過於"牽絲",這很像擠沐浴乳,當一堆塑膠被擠出噴頭時需要時間加熱與移動,如果噴頭在溶融塑膠還沒完全到達列印件冷卻凝固前就移動,那就像被手拉著走的沐浴乳一樣會牽來牽去。解決牽絲有很多辦法,像降低擠出頭溫度或加裝噴頭散熱風扇,讓冷卻速度快一些;也可以增加回抽,把來不及到達的熔融塑膠提前收回擠出頭,減少懸空的塑膠量,也可以減緩牽絲;但以上兩種方法都不太適合我的印表機,Micromake C1 採用Bowden Extruder ,外置式擠出機距離熱端較遠,雖然可以減少Z軸負荷,但是因為距離太遠,回抽時塑膠的拉伸量比較大,所以回抽量要跟著變大也不好掌握。
在這裡我雙管齊下,再噴頭設置散熱風扇,回抽量也調得大一些,希望能夠解決問題。
106/09/02(SAT)
趁著休假,今天修改完昨天印失敗的魔術方塊支架,立馬再給他一印。
理想圖,一個三角支架,表面加上我的名字
我專屬的架子😉不過名字印得不是很好,比較小的地方會糊掉
名字附近也出現一些牽絲,推論可能是突出的名字跟平面的夾角太大,機器在轉彎時噴頭把周圍的塑料加熱,
並一起帶走了
這裡有一些不知名的波紋
這一面的表面精度相當好,肉眼看不出有任何瑕疵
整體看起來相當出色,轉角處沒有翹曲,這令我驚訝,理論上來說噴頭在轉角處的移動速度最慢,
也待最久,常常會發生下層的塑膠被噴頭再加熱,上層的塑膠不容易附著,噴頭只要一帶,附近的塑膠就跟著翹曲,沒有這樣到令我蠻意外的😛
整體來說,細節要印得好還是要加裝噴頭散熱,幾何公差隨著Z軸公差縮小也一起消失不見,且等噴頭散熱裝上後再來試印。
實際使用圖,看起來頗靓,如果名字再加上白色塗裝,會很不錯
106/09/07(THU)Thermal Issue
昨天試接了第二散熱風扇的線並進行了一次試印,試印時我手持風扇對準噴頭吹,然後印到大約30%,電腦就顯示Heater Failed,大概是因為兩個風扇一起散熱,加熱器加熱的速度趕不上散熱的速度,溫度一直掉,最後掉到190度以下,列印就失敗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幾個方式,第一個是降低風扇的轉速,散熱的效率低,溫度就容易保持,不過散熱的效果變差,可能會讓原本的牽絲問題無法解決。第二個是我最開始的想法,做一個噴頭減少第二風扇吹到熱端的機會,減少散熱面積不僅可以增加散熱效率,也可以維持熱端的溫度,目前會繼續朝這個方案進行。
106/09/23(SAT)Pyrid
今天起了個大早幫朋友列印東西,是一個中空的金字塔跟他底部的蓋子,具朋友說這個金字塔可以聚集能量,東西放在裡面會變質甚麼的,我才懶得管他嗑了甚麼呢,總之我是不信拉。這個金字塔長成這樣
107/02/28(WED)Thermal Issue
今天是228記念日,但是我沒空休息,我早上起床後就把我一直想做的吊燈固定架建模完成,但要印的時候一樣的問題又出現了,我的3D印表機印到一半就Thermal Runaway,感覺這已經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了。之前試過用M303 AutoTunning 把PID 控制器的參數改成最適合當下環境的,但是根據實驗結果,調完後一開始都可以正常印,但是只要時間一久,大約不到10分鍾,我推測是電源供應器不夠力,溫度又會不斷下降,最後還是會Thermal Runaway。現在我用電風扇在他AutoTune的時候吹他,來模擬他在列印時電力不足的情況,結果是電風扇一吹下去,他就加熱不回來,所以這方法行不通。還有一個點就是照理說散熱風扇在加熱的時候應該要全關,到溫度快超過設定值的時候才開啓,雖然他吹出的風很小,但這小小的風就可以讓加熱器的溫度大幅降低。所以我在想有沒有辦法讓散熱風扇可以間斷開啓,因為如果直接把風扇關掉的話,會導致噴頭加熱異常甚至直接堵塞。於是我想到如果只把一些些會吹到加熱頭的風擋住,那麼就可以讓加熱頭正常加熱,也不至於堵塞。於是我用了一張衛生紙把風扇跟噴頭之間的縫隙隔起來,這樣就可以阻擋少量會從那個縫縫吹到風扇的風了,結果竟然就可以用了!太狂了,竟然只需要用一張衛生紙就可以解決問題。 不過還有一個隠憂,就是一但那張極度易燃的衛生紙碰觸到超熱的噴頭,可能會引起火災。算是用了最經濟的方法實做了第一種解決方法 : )
完成圖如下
如果要讓他更美觀的話,我想可以把衛生紙換成更硬更不易燃的紙。
這次要印的是我檯燈的支架,如下圖~
107/03/19(MON)Nozzle Shield
自從上次用衛生紙堵住風扇與噴頭之間的縫縫解決了噴頭失溫的問題之後,我就一直在想辦法讓這一切更加地完美,因為我不可能每一次要列印前都來檢查一次衛生紙有沒有掉下來,我是發明家不是掃地阿婆,所以我最後想出了這個東西
就是利用3D列印做出一個可以堵住風扇與噴頭之間的東西
下面是安裝上去後的樣子
黑色跟列印機完全融合在一起,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有裝東西
然後這是我把它裝上去後的第一印
跟沒有裝之前比起來完全沒差,畢竟這也只是要碓保每一次的列印都可以正常進行而已
然後下面是整個列印過程的影片,可以看到噴頭下面多了一片黑色的東西
VIDEO
總之,這一次的改裝很成功,希望未來可以繼續爽爽印,如果有人有相同的問題就來這邊拿吧:
Micromake Heate Shield
107/07/01(SUN)
在開始我的升級記畫之前,我想先做一個可以準碓知道列印機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的測試,這樣我就可以對於不好的地方擬定計畫加以改善。這一次我用了MidinghtNinja 在Thingiverse 上的All-in-1 3D Printer Test做測試,不過因為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那個Thing以經不在Thingiverse裡了,所以無法提供連結。
以下是我印出來的結果
大致上的樣子
最大懸空角度測試,在55度過後,就有嚴重的下垂
Bridge測試,在25mm後就不行了
Stringing測試,牽絲的狀況蠻嚴重的
可以看到有不小的Warping
真圓度測試,表現普通
因為接下來的升級記錄篇幅都蠻長的,所以每項目會分章討論。
你好,我也是c1的用家,這是我第二部機,第一部就是micromake的 delta
回覆刪除首先不夠垂直的問題是因為機架結構太弱,我也在找加強方法,應該去買2020 鋁材再加固
尺寸方面Micromake今次做得非常差,不可以靠cura來調
最後我是在網上找Marlin micromake c1的固件來刷,再用audrino 來調step per mm , 來微調電機轉多少格才是1mm
方法是麻煩,但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