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make C1 改裝升級記錄

106/08/31(THU) 組裝完之後問題一個一個冒出來,第一個最明顯的問題就是Z軸橫樑的上下移動,列印時只要有X軸有短而頻繁的移動,Z軸橫梁就會開始甩來甩去,根據我的假設,應該是廠商附的鋁擠型長度公差太大,上下橫梁的長度公差太大,在中間的Z軸橫梁就會有一個間隙,上下移動還好,只要有左右移動,Z軸橫梁就會被皮帶拉來扯去,列印出的成品精度也跟著不好,還會出現錯層,如圖所示: 如圖,當Z軸衡量左右擺動時,X軸的移動軌跡就不再是水平線,列印出的X軸也就偏向一邊。 要消除這個問題,最直觀的方法就是把上下橫梁的長度調成一樣,再把Z軸橫梁緊緊的貼在直立粱上,理論上應該就可以解決80%的問題。 以下就是在縮小完Z軸公差後的結果,錯層沒了,精度的確提升了不少。不過如果靠近一點看,還是能發現表面有微起伏,這點我想就是不能太吹毛求疵了,畢竟這是一台6500元的3D列印機,加工精度是不能跟高級的數控加工機比的,能夠有這樣的效果,我已滿足。 用肉眼已經看不出錯層,除非靠很近看。 牽絲還是很嚴重 把牽絲清掉後,就是一個標準的圓柱 真圓度跟調整前沒什兩樣,兩側一樣有些扁扁的,大概就是這台機器的極限了 跟調整之前的比較,精度有顯著的改善,且不再錯層 對我來說,最理想的3D列印機狀態就是印出來後,不用再加工就能直接使用,不過理想跟現實有一大段差異,目前破壞表面精度最嚴重的干擾源莫過於"牽絲",這很像擠沐浴乳,當一堆塑膠被擠出噴頭時需要時間加熱與移動,如果噴頭在溶融塑膠還沒完全到達列印件冷卻凝固前就移動,那就像被手拉著走的沐浴乳一樣會牽來牽去。解決牽絲有很多辦法,像降低擠出頭溫度或加裝噴頭散熱風扇,讓冷卻速度快一些;也可以增加回抽,把來不及到達的熔融塑膠提前收回擠出頭,減少懸空的塑膠量,也可以減緩牽絲;但以上兩種方法都不太適合我的印表機,Micromake C1 採用Bowden Extruder ,外置式擠出機距離熱端較遠,雖然可以減少Z軸負荷,但是因為距離太遠,回抽時塑膠的拉伸量比較大,所以回抽量要跟著變大也不好掌握。 在這裡我雙管齊下,再噴頭設置散熱風扇,回抽量也調得大一些,希望能夠解決問題。 106/09/02(SAT) 趁著休假,今天修改完昨天印失敗的魔術方塊支架,立馬再給他一印。 理想圖...